|
公司以科學的管理方法,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藝,勇于創新的制造理念迅速壯大成長為中國糧油機械生產出口基地,公司產銷量及各項綜合經濟指標居國內同行業之前列,產品銷往全國各地,并出口俄羅斯、南非、烏克蘭、尼泊爾、印尼、哈薩克斯坦、伊朗、朝鮮、越南、巴勒斯坦、羅馬尼亞、塞爾維亞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菜籽油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類。除低芥酸菜籽油外,其余品種的菜籽油均含有較多的芥酸,其含量約占脂肪酸組成的26.3%~57%。高芥酸菜油的營養 不及低芥酸萊油,但特別適合制船舶潤滑油和輪胎等工業用油。在制油過程中芥子甙受芥子酶作用發生水解,形成一些含硫化合物和其他有毒成分,從而影響了毛油 的質量。一般的粗煉工藝對硫化物的脫除率甚低,因此食用菜籽油應該進行精制。通過油脂設備的目的是將油脂精煉,通常是指對毛油進行精制。毛油中雜質的存 在,不僅影響油脂的食用價值和安全貯藏,而且給深加工帶來困難,但精煉的目的,又非將油中所有的雜質都除去,而是將其中對食用、貯藏、工業生產等有害無益 的雜質除去,如棉酚、蛋白質、磷脂、黏液、水分等都除去,而有益的"雜質",如生育酚等要保留。因此,根據不同的要求和用途,將不需要的和有害的雜質從油 脂中除去,得到符合一定質量標準的成品油,就是油脂精煉的目的油脂精煉的方法根據操作特點和所選用的原料,油脂精煉的方法可大致分為機械法、化學法和物理 化學法三種。油脂的物理精煉工藝包括兩個部分,即毛油的預處理和蒸餾脫酸。預處理包括毛油的除雜(指機械雜質,如餅渣、泥沙和草屑等)、脫膠(包括磷脂和 其他膠粘物質等)、脫色三個工序。通過預處理,使毛油成為符合蒸餾脫酸工藝條件的預處理油,這是進行物理精煉的前提,如果預處理不好,會使蒸餾脫酸無法進 行或得不到合格的成品油。蒸餾脫酸主要包括油的加熱、冷卻、蒸餾和脂肪酸回收等工序。物理菜籽油精煉設備的工藝流程:物理精煉使用的主要設備有除雜機、過 濾機、脫膠罐、脫色罐、油熱交換罐、油加熱罐、蒸餾脫酸罐、臘肪酸冷凝器和真空裝置等。
1 過濾
毛油升溫至30~32℃,并以60 r/min的速度進行攪拌,以除去油中氣泡。加入油重0.1%~0.2%的磷酸(質量分數為0.5%的工業磷酸)再攪拌30 min左右。
2 加堿中和
以160波美度,質量為油質量1.5%的液體燒堿和油質量0.5%的液體泡花堿混合液進行堿煉。先快速(60 r/min)攪拌10~15 min,繼以慢速(27 r/min)攪拌40min。
3 靜置沉淀
中和慢攪40 min后升溫至50~52℃,繼續慢速攪拌約10 min,待油皂分離后即停止攪拌,并關閉間接蒸汽。靜置沉淀6 h左右,再將油皂分離。
4 水洗
將分離皂腳后的凈油在攪拌下升溫至85℃,然后加入油質量15%而溫度為90℃的鹽堿水(含0.4%燒堿和O.4%的工業用鹽)。加水完畢后即停止 攪拌,靜置30 min后可放出下層廢水。廢水放盡后仍控制油溫在35℃,再噴入15%的沸水(清水)。同樣加水完畢后即停止攪拌,靜置0.5 h后再放掉下層廢水。如此水洗2或3次。
5 預脫色
開動真空泵將堿煉后的凈油吸入預脫色鍋內,升溫至90℃。在99 kPa的真空度下干燥脫水30 min。然后吸人少量酸性白土,攪拌20 min。預脫色后,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70℃,再用齒輪泵送入壓濾機過濾。
6 脫色
將預脫色后的油吸人脫色鍋內,在99 kPa(740 mm Hg)以上的真空度下,將油升溫至90℃,并吸入酸性白土100 kg,活性白土60 kg(按6 t油計),繼續攪拌10 min。脫色后,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70℃,也以齒輪泵送入壓濾機過濾。
7 脫臭
開動真空泵將脫色油吸入脫臭鍋內。當間接蒸汽將油加熱至90~100℃時,開始噴直接蒸汽,而油溫升至185C時,開始以三級蒸汽噴射泵抽真空,維持殘壓在400~666 Pa,油溫仍為185℃,脫臭約5 h。脫臭后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30℃,過濾后即得精煉菜子油。